陳伯義(1972-)
藝術類 - 攝影
雷射輸出彩色相紙
創作年代2006-2007,輸出年代2018
裝置尺寸依空間而定
藝術家捐贈
登錄號:05053
陳伯義(1972-)長期以紀實攝影的手法關注台灣城市人文、土地開發與環境議題,從宮廟文化、遷村議題至災難現場,都是他鏡頭下的影像題材。2005年,他開始觀察並追蹤幾個台灣大規模的遷村場址,其中,他以高雄紅毛港遷村事件為關注對象,並於2006年至2007年間,發展出《紅毛港遷村實錄——家》「遺留」、「層跡」與「窗景」系列。此系列攝影作品的共同特質,在於以影像敘述因人為介入所形成的災害現場,以及居住者曾經存在於此的生活痕跡與故事。在「遺留」系列中,陳伯義以1970年代至2000年之後遷出的廢棄家屋為拍攝對象,橫跨了近40年的歷史軌跡,形同一段紅毛港村落的生活史採樣與考察。一張張的影像,多以同一規格選取室內牆面場景進行拍攝,這些牆面透露出不同的屋內格局與特定時期的室內裝潢風格,同時,牆面上仍存在著未被居住者選擇帶走而遭遺留下的物件,從流行歌手海報、風景月曆、裝飾性物品,至大型的床頭櫃、衣櫥家具,皆訴說居住者曾經的品味喜好與悉心保留的蒐集珍藏,如今,卻只能與已然成為廢墟場景的家屋現場共存。陳伯義的「遺留」系列,將影像中的場景凍結在特定的時空之中,連結出物件所象徵的情感與追憶,同時,也是在面對國家以經濟為名、合理化現代性發展的遷村計畫中,個體生命痕跡被迫遭受抹除前夕的最後見證。(撰文|楊佳璇)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